东方财经讯
您的位置:东方财经讯首页 > 资讯 > 正文

淮南师范学院“山歌焕新·新声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淮南师范学院“山歌焕新·新声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音弦筑梦 红歌传承

来源:音乐学院 编辑:李欣然 摄影:全体成员

淮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红色基因薪火传”暑期社会实践圆满落幕为传承红色精神、厚植爱国情怀,2025年6月28日至6月30日,淮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负责人牛天赐的带领下,奔赴六安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以“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团队由讲解员李欣然、安全员梅睿及摄影师李雯静等成员共同组成,通过实地探访、互动体验和志愿服务,在独山公园、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赓续公园及非遗体验生活馆等地,为当地群众和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红色文化教育盛宴。

一、红色基地探访,追忆革命历史

实践团首日抵达六安红色教育基地与独山公园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庄严的纪念碑前,全体成员肃立默哀,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讲解员李欣然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独山革命旧址群的光辉历史,重现了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场景。团队成员们通过触摸历史的痕迹,深刻体会到“一寸山河一寸血”的革命精神。安全员梅睿在活动全程严谨落实安全预案,确保参观秩序井然,让红色教育在安全有序的氛围中深入人心。

二、纪念馆沉浸学习,非遗文化焕新生

次日,实践团走进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在馆内丰富的文物、照片与多媒体展陈中,系统学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峥嵘岁月。成员们通过VR互动体验“重走红军路”,切身感受革命年代的艰辛与无畏。与此同时,实践团在非遗体验生活馆开展特色活动:志愿者教授当地中小学生传统剪纸技艺,将革命故事融入剪纸图案;手工扎染课堂则用红布染出五角星、党旗等象征符号,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传承红色文化。负责人牛天赐表示:“非遗与红色教育的结合,让革命精神以更鲜活的方式扎根在青少年心中。”

三、赓续公园故事会,红色精神薪火传

活动最后一天,实践团联合当地社区在赓续公园举办“红色故事会”。团队成员与老党员、抗战老兵面对面交流,聆听他们亲述的战斗经历与革命信念。93岁的老兵王大爷动容说道:“希望年轻人记住,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现场青少年踊跃提问,互动热烈。随后,摄影师牛天赐、李雯静记录下这一感人场景,并通过短视频平台实时传播,让红色故事跨越地域,触达更广泛的受众。

四、实践成果与感悟:青春践行爱国誓言

为期三天的实践中,团队累计服务群众500余人次,拍摄红色教育素材超100G,制作宣传海报20余份。负责人牛天赐总结:“此次‘三下乡’不仅让我们青年学子在行走中汲取信仰力量,更以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安全员梅睿感慨:“保障大家安全的同时,我也被革命先辈的牺牲精神深深震撼。”讲解员李欣然则表示,未来将把红色故事融入日常学习,争做党史传播的“青年使者”。此次实践活动以“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通过多维度的体验与传播,让参与者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淮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将持续深化“三下乡”品牌项目,引导更多学子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本领、服务社会,以青春之力助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作者:李欣然)

团队成员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合影

团队成员在红色教育基地合影

团队成员在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合影

团队成员在赓续公参观及重温入团誓词合影


来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