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老师:朱敏炤
负责人:赵嘉杰
团队成员:冯昕冉、张亦卓、曾王晨、姚炫州、陈情柔、唐佳乐、张弛、罗佳雨
2024年7月4日至2024年7月10日,浙江财经大学“古韵浔行”实践调查队赴浙江湖州南浔古镇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的号召,团队与南浔的非遗传承人、工匠大师等深入交流,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感受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坚守。南浔之行,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探索,更是践行社会责任、弘扬工匠精神的生动实践。
图 1 “古韵浔行”实践调查队
图 2 团队与指导老师交流
图 3
寻访辑里湖丝馆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蚕丝织造技艺传承人顾明琪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深入了解辑里湖丝的传统工艺,从选茧的精细到煮茧的考究,再到缫丝的精湛技艺,每一个环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用心与坚持。为了更直观地展现蚕丝制作技艺,顾明琪老师亲自上阵,演示了如何使用古老的缫丝车进行蚕丝制作。顾老师表示:“我希望辑里湖丝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能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被更广泛的人群所认知、欣赏和应用。”他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辑里湖丝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图 4团队采访顾明琪老师
图 5 团队参观辑里湖丝馆
探寻张石铭旧居
团队前往张石铭故居,与南浔苗圃书画培训班负责人归晓峰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尽管归老师在幼年时失去了双臂,依旧用双脚创造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已然成为古镇的一张特殊名片。他指出:“搭建苗圃书画培训班给残疾孩子一个平台,帮助他们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这是我最开心的事。”他对生活展现出的积极心态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激励了团队每一位成员。
图 6 归晓峰老师作画
图 7 归晓峰老师作品
探访非遗剪纸传承
团队来到古镇南东街87号,见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周倩老师。她指出:“青年大学生应有自己热爱的东西,并坚持做下去,即使没办法做成终身事业,也能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团队一同学习了剪纸的相关过程,对这一传统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图 8 团队与周倩老师合照
团队走访古镇十余位传统手工艺人,不仅对于南浔非遗文化进行了全面挖掘,而且将所学知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形成了许多富有见地的思考和建议。同时,团队通过记录、拍摄等方式,留下了宝贵资料,为后续的研究和传承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古韵浔行”实践调查不仅是对于湖州南浔地区非遗文化的深入挖掘与体验,更是当代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体现。此次实践,不仅加深了团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而且激发了团队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的热情与决心。未来,团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行动,让这份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共同书写中华文化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