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经讯
您的位置:东方财经讯首页 > 资讯 > 正文

北科学子三下乡:企业参观,专利制作,助力洛川苹果生产

(通讯员杨卓霖)2022年8月20日,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下企业发展情况。北京科技大学鼎薪实践团的成员们奔赴洛川县城的陕西省顶端果业科技有限公司,洛川县果祥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学习参观陕西省“一县一品”示范县的产业发展情况。通过对龙头企业发展的问题调研,结合大学高教资源,努力产出对实际生产生活有推动作用的成果,巩固学业知识,拓宽实践视野。

鉴于在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加创新创业大赛中学习到众多产业升级,产业转型思路,但并未在公司中实际体验,于是本着求学创新的思路,团队在苹果产业线的仓储,分包领域均开展了有关调研。


(图为北京科技大学吉祥物在顶端果业公司门口合影。 通讯员杨卓霖 供图)

顶端果业,产业调研车间真实践

进入公司后,实践团与企业电商部门负责人赵峰峰表明来意,并关于“苹果选果线的技术实现问题”与“实现产品统一标准化”问题进行深刻讨论,赵峰峰对本次实践团来访表示欢迎,并在车间进行相关的流水线介绍。让同学们更直观深刻的了解到公司的运作模式,加强了对于产业,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对于学术学业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在咨询到企业电商部门的负责人“顶端果业是如何抓住客户?有什么营销模式可以借鉴?”时,负责人指出:“企业考虑的是消费者为什么会选择企业,消费者的选择不可控,可控的是我们的品质,顶端果业做到了全产业链条的可控,每一颗苹果都有数据支撑,这源于我们的生产线与售后服务。”

明确企业优势后,团队开始对企业的苹果选果线进行考察,并针对法国迈夫诺达集团的“工业照相机”和“糖度霉心检测机”进行了重点调研。


(图为团队负责人杨卓霖在控制室记录仪器设备数据。 通讯员杨卓霖 供图)

耳闻之不如眼见之,眼见之不如足践之。鼎薪实践团在前期调研与实践观察中,不断探索大学生在生产生活中的位置,让学术知识融入到生产中去,实践团队长讲到:我们机械工程的学生,如果只在实验室做实验,见不到真正的生产环境,就很难制造出真正有帮助,有用处的机械来。立足实践,反哺学术,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结束了在顶端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学习后,团队对于苹果储存的气调库仍抱有极高兴趣,于是前往了位于洛川县永乡镇的果祥牧业进行调查。

果祥牧业,切身体验专利在开发

在公司负责人的介绍下,实践团大致了解了公司由分包流水线和冷调库构成,并且其分包流水线全部都是由人工完成,每年的人工费是很大的开支。团队在前期的调研中接触到全生产线自动化的苹果加工企业宣传片,根据果祥牧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受顶端果业中生产线的启发,对机械化人工分包充满兴趣,并交流思路,对即将开发的专利展开讨论,并且团队就如何实现自动化过程进行了亲身体验,拆解分包过程,准备下一步的返校研发。


(图为团队负责人杨卓霖在感受人工套网套的过程。 通讯员杨卓霖 供图)

当代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工厂,企业参观学习,是接触社会的重要一步。这一节社会实践课将实实在在的生活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做课本知识和实践内容的联结,有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观,为未来创业,就业提供实际经验基础。通过社会实践将实际技术与实验室技术做反复对比,发掘生产中仍存在的问题,实验中没有考虑到的因素,相互促进,通过产学研融合,科技赋能产业振兴,结合大学高教资源,以学生立项解决问题的模式促进学业,增长才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团队从五湖四海奔赴至延安进行产业学习,这是知行合一的重要过程,团队在过程中不断磨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采访企业中从团队从多个角度切入,为工科学生增加了商业知识。除此之外,鼎薪实践团队在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团队积极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确立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发挥专业专长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知识赋能企业,企业赋能学生的过程。

北京科技大学鼎薪实践团聚焦乡村振兴方向,以2022年国家一号文件强调“一县一业”为研究方向,通过洛川苹果作为调研对象,实地考察。通过企业参观实操,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图为团队负责人与赵峰峰的合影。 通讯员杨卓霖 供图)


来源:

推荐阅读:旗龙